告别教培行业旧时代,2022升级转型新模式

来源: 创业经济频道 作者:小创 发布时间:2022-04-13

摘要: 回顾2021年,教育行业发生一系列的大转变,教培机构如何转型找到破局之路?

回顾2021年,疫情导致线下停课、多项新政发布、K9 业务关停、教培企业转型发展……教育行业发生一系列的大转变,

那么在新的2022年,面对新的机遇,我们该如何整理思绪迎接新的挑战?

微信图片_20220413095313.png


1. 逐渐被习惯的“停课不停学”

随着新冠疫情迈入第三个年头,线下停课已经被习以为常。

不同于疫情刚发生时的慌乱与不安,全国各地学校已经打通基本的线上教学流程,能够确保广大学子停课不停学。

同时,各培训机构也基本建立起了自己的一套线上体系。

比如借助泛知识场景数字化服务商创客匠人搭建属于自己的线上教育平台,如微信公众号、微信小程序、抖音小程序、APP、PC端等知识店铺,打造知识付费、营销获客、数据分析、品牌传播、商业变现数字化闭环。


2. 双减落地,教培行业变革

从 3 月“双减”消息首次传出后,多只 K12 教育中概股大跳水,市值蒸发数百亿。直到 7 月,“双减”靴子落地,就校内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两方面作出细致规范。

于校内而言,“双减”政策就学生作业减负、开展课后服务工作提出要求,让学生学习更好回归校园,在校内“吃饱”“吃好”。

于校外培训机构而言,这无疑是史上最强限令。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统一“营转非”“备改审”、“严禁资本化运作”、“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不得提供拍照搜题”、“不刊登、不播发校外培训广告”……

微信图片_20220413095317.png

从资本、授课时间、广告等多方面提出整改方向,使校外培训机构培训行为全面规范,教育企业也围绕新政纷纷调整企业经营方式及未来发展方向。


3. K9大撤退

2021年11月,好未来发布公告,旗下中国内地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服务,将于2021年12月31日截止。该业务一度为好未来贡献80%的营收。

同样在11月,另一家K12头部公司新东方,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公司计划于2021年底前,全国所有学习中心不再向幼儿园至九年级学生提供学科相关培训服务(K9学科类培训服务)。该业务在近两个财年,为公司总营收分别贡献比例达50%至60%。

同时,高途公司通过官微宣布,将于2021年12月31日,结束在中国内地义务教育阶段即小学和初中阶段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服务。2021年Q2财报显示,包括STEAM在内的K12课程营收为20.9亿元,占高途第二季度总营收的94%。

2021年12月,网易有道CEO发布内部信,正式告别K9业务。2021年Q3财报显示,网易有道核心业务已经剥离K9,当前四大业务包括学习产品(智能硬件)、职业教育课程、STEAM课程和教育数字化解决方案。

可以看到,伴随着K9业务的消亡,教育企业开始重新反思,聚焦 K9 赛道以外的更多可能性。

微信图片_20220413095320.png


4.素质教育、职业教育、教育信息化升温

K9降温,职业教育、素质教育、教育信息化开始升温。

融资数据显示,2021年职业培训赛道共发生48起融资事件,融资总金额为88.53亿元人民币,成最受资本青睐的"黑马";素质教育全年融资30起、总融资金额31.09亿元;教育信息化及教辅设备赛道的数据为:35起融资事件,22.81亿元总融资金额。

这些资本的关注也离不开政策的加持。

以职教赛道来说,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的召开,多项职教发展政策的出台,都为职教的火热添了一把柴。

而艺术、体育进中考,劳动教育成为“必修课”,也让素质教育逐渐成为刚需。

当然,政策、市场、用户也在不断推动线上教育的普及。

越来越多中小机构也开始借助创客匠人搭建线上平台,扩充服务边界,提升教学效率,并且借助拼团、优惠券、推广员、抖音小程序等营销工具实现学员数量的社交裂变,顺应时代大潮加速机构发展。

微信图片_20220413095324.png


5.校园新增课后服务

2021 年下半学期以来,历经“双减”新升级后的课后服务拉开帷幕。

有效解决家长接送难、孩子没地方去的问题;还有助于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同时遏制住无证“小饭桌”的无序发展。

但完善课后服务工作不能只依靠学校,越来越多社会力量活跃在课后服务课堂中,将优质课程送入学校。

教育部表示,目前有 7743.1 万名学生参加了课后服务,学生参加率 85%。课后服务的刚需性,明显强于暑托班。

微信图片_20220413095327.png

一个时代的结束,也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2021年至2022年,双减、线上化、素质教育、职业教育等都是教育行业离不开的主题词。

面对不断变化的竞赛场,教培行业只有主动拥抱变局,加速转型升级,才能在不确定中找到一条自己破局之路!